“天上的老爷爷还没叫我去,我还不能死。”这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同安水头村的百岁老人陈履生一直坚信的话。如今他已经垂垂老矣,仍然享有着全国寿命最长的人的美誉。
第一部分:陈履生的生平
1911年,陈履生出生在福建晋江市同安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土房里长大,并且一直住到了90多岁。陈履生年轻的时候在家务农,后来跑到外面做过点缀工,在家乡建了房子,在村里几亩地上种了几棵果树,这样赚来的钱就成了他的退休金。
尽管还没有证实他是否是全中国年龄最大的人,陈履生在2019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世界第三长寿的男性。他的长寿秘诀是每天早上吃米饭和豆腐脑,避免繁重的工作,并且心态积极、乐观。
第二部分:中国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
陈履生身上的故事如果不加观察与思考,很难给出有意义的结论。但如果将其与整个中国的老年人口形势结合起来看,就意义重大了。
2019年,中国老年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8.1%。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会达到全球最高峰。也就是说,中国有近4.4亿老年人口需要养老、照顾,保障。这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家庭共同承担巨大的责任。
第三部分:尊重老年群体的重要性
在这一超级老龄时代,我们必须听取老年人的声音,帮助他们摆脱剩余的生活困难。在这些脆弱的人中包括了许多曾经奉献过社会的人、勇敢的人和无私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尊重和关爱。
针对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和服务需求,我们不能采取草率的方式来解决。要善于思考,采用合理的方法,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高质量服务。这些服务必须是带有尊重与关爱的,以彰显我们的社会文明。
当虔诚、乐观的老人走出自己的影响圈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智慧。陈履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生要多一点宽容,要经常微笑,要懂得享受平淡的日子。他的长寿与健康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