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对当前高中生对试题难度的评价展开了一项调研,结果发现,高中生们对试题的难度评价并不一致。接下来,笔者将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高中生对试题难度的认知。
难题研究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试题是一大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试题难度的评价,一方面来自于试题本身的属性特征,同时也与个人的认知体系、认知心理相关。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生们对试题难度的评价并不一致。
在进行调研时,笔者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各自完成一套来自不同学科的试题,并对试题的难度进行打分。结果显示,在同一套试题中,有将近10%的试题难度打分存在大幅差异。并且,在三组学生所完成的不同学科的试题中,也存在着相似的差异情况。
认知心理与试题难度评价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推测,高中生对试题难度评价存在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试题的属性特征,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个人认知心理的影响。
首先,试题的属性特征会直接影响到试题难度的评价。例如,在语文科目中,试题难度往往与所选词汇的熟悉程度、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阅读理解所需的思考深度等因素有关。在数学科目中,试题难度则与所设计的问题类型、所要求的解法方式、计算过程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属性特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试题难度的评价。
同时,个人的认知心理也是评价试题难度的重要因素。学生对于各种知识领域的认知程度、思考方式、主观习惯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试题难度的认知。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若学生对于一些基础概念掌握不深,或者在答题时思维跳跃较少,或者习惯于使用某些答题技巧等,则会对其对试题难度的评价产生影响。
可实现的方案
笔者认为,要想改善高中生对试题难度的评价,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起更加科学严谨的试题设计标准,以便在运用这些标准制定试题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这些试题真正的属性特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试题难度打分存在的大幅差异。
其次,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基础概念,应该加强系统的讲解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在答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更为系统化的思考,模拟真实答题场景,以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总之,针对高中生对试题难度的评价存在差异的问题,可从试题属性特征以及个人认知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解决。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高中生们对试题真正的难度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