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谈百科 >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为抵御企业因应收账款逾期未收或无法收回而产生的损失,提取的足以弥补逾期未收款项损失的预备金。一般来说,在制度上规定了对逾期未收款项进行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既是商业信贷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手段,也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坏账准备的计提规则

1. 在销售发生时即产生坏账准备计提责任,在收到客户付款后核销坏账准备;

2. 应根据销售和收款金额计算出坏账准备总额;

3. 在每个会计期末,估计可实现的金额,计算未实现部分的坏账准备需要增加的额度;

4. 收回坏账金额后应及时抵消坏账准备,不应超过原计提的坏账准备总额。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假定有一笔账户应收款项为10,000元,因客户破产或其他原因无法收回,需要计提坏账准备,按照1%的比例计提。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计提10,000×1%=100元

贷:应收账款100元

当需要核销坏账准备时,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100元

贷:坏账准备100元

当需要增加坏账准备时,假定每个会计期末估计可实现金额为9,000元,则计算出未实现的1,000元需要增加的坏账准备额度为10元,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计提10元

贷:损益调整10元

总结

计提坏账准备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有助于企业避免因为应收账款逾期未收或无法收回而产生的损失。在计提坏账准备时,需要根据销售和收款金额计算出坏账准备总额,并在每个会计期末估计可实现的金额,计算未实现部分的坏账准备需要增加的额度。具体的会计分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需要保证贷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