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包”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思想,用来表达统一多样、包容并存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义词“融合发展”更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将从“兼容并包”的角度探讨现代社会中的相似思想——如何实现各种文化、矛盾、差异的融合与统一,建设一个和谐共荣的社会。
一、文化融合与包容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元。而如何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实现文化的融合和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语言、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必须涉及心灵深处的信仰、价值观等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冲突是很难避免的,而兼容并包的思想也被应用在了文化交流中,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文化融合的本质是互相理解和交流,这种理解和交流并不是简单的接受和适应,而是需要双方有一个相对平等的对话和了解对方文化的深刻度。除了理解和交流还需要包容,在强调本位主义的同时,尊重差异,共建文化共同体。在大力推进全球化的同时,各个国家应该追求多元文化的融合,搭建多样性的文化平台,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的多元需求。
二、矛盾统一与调和
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往往会有自己领域内独特的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而这些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往往会产生差异和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兼容并包的思想不仅能够用在不同文化之间,还能用在不同利益诉求、意识形态之间。
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差异与磨合,需要“调和”一词的贯彻。从调和的角度来看,所有对立面需要的是平衡、适度、相互利益的考虑。在矛盾纷争当中,双方需要开展对话,站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理性沟通,依靠民主一些来化解矛盾。只有这样,矛盾双方才能达成最终的共识,使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和谐共荣的实现
实现兼容并包和实现和谐共荣是密切相关的。在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兼容并包思想必不可少。在实践中,许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如何实行兼容并包的策略。
为实现和谐共荣,应该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创新,进一步推进改革。例如在经济方面,各种资源需要进行分工和合作,互不干涉,通过复杂的生态链结构实现互利共赢。在文化领域,应该宣扬多元文化,宣扬包容,让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交流。在政治领域,推进机构、制度、文化等文明建设,不但要发展先进制度,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政策要从人性出发,向人性方向靠拢。
兼容并包不是单一的理论,不是单一的方法,它属于较为灵活的思想。如何兼容并包,如何实现和谐共荣,取决于具体情况。来自各种经验之间的相通性,很可能带来不同经验可兼容可重合之处,而这些兼容并包的实践,最终可能形成新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历史文化是整个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兼容并包实践的基本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