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谈百科 > 半推半就是成语吗(半推半就,成语有妙用)

半推半就是成语吗(半推半就,成语有妙用)

半推半就,成语有妙用 成语的使用,既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也可以凸显出作者的修养。但是成语使用的正确性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何时使用半推半就这个成语最为妥当,以及如何妥善利用这个成语。 一、半推半就去描绘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情况下会存在一种矛盾,半推半就这个成语就可以很好地描绘这类矛盾。比如,当一个人既想要保护自己又不想得罪别人,就需要使用半推半就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态度。或者一个人在叙述他的心情时有很多波折,可以使用半推半就来形容他的情绪。 例如,某个禁忌话题在许多场合都不能被提及,但是某个人却忍不住在某个场合表达了出来,那这个情况就可以用半推半就来形容。他的话意有所指,语言间留下了不少的悬念。 二、半推半就陈述事实 半推半就的含义不仅限于隐晦和模糊,还可以通过“引申拓展”来突出更为清晰的语言表达。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描述他眼前情况:“我看到了什么,也许应该算吧,像是……”这个形式的表达既不太确定,也不太肯定,但是也不是很隐晦。这个场景中最合适的成语就是半推半就。 例如,我曾经在一所大学的教学楼里漫无目的地闲逛,看到靠近门口的一堵墙上张贴了很多的日报内容,可是当中的许多标题都有些奇怪。我当时就不确定那是否是校报,于是我就说道:“那是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可能算是校报吧。”我的表达适当地使用了半推半就这个成语,结果过了一会儿就有个路过的学长向我解释说那是新生指南,而非校报。 三、半推半就展现居心叵测 半推半就这个成语在表达某些负面情绪时也是极其有效的。可能大家听到的最多的用法莫过于揭露一个人的居心叵测。尤其是在某些私人场合,比如聚会、谈话或合作,会很容易遇到一些人的居心不良,甚至是根本不敢轻易相信的一些人。 这时,我们自然需要以半推半就的方式去描述他人的真实想法。 例如,有时候你会遇到那些自认为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可是他们在很多时候却是在假装做事。这时,最好不要直接批评他们没有完成工作,而是要运用半推半就这个成语,像这样: “我看起来我们之间的每个组都能够如期完成,不过只有你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这样的说法虽然表面上尚未确认他们的所作所为,但透露的信息却很有力,因为使用了半推半就这个成语,这些人也会在心里“自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这时候,不用做多大的阐述,也能让人认清当前的问题。 总的来说,半推半就这个成语的使用应该是视情况而定,毕竟它可能不够准确或者不足以表达你真正想说的话。如果能够透过这个成语表达你碰到的困惑和问题,就是一种极好的方式,毕竟语言做的事情,不仅是传递知识,还包含着感性的侧面,许多时候需要用“赤裸裸的字眼”说出问题,有时反而更容易得到反对者的阻挠;而使用半推半就则可以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得到相信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