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考研信息是很多考生们的首要任务,然而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为许多考生平等获取考研信息埋下障碍。略微降低所谓的门槛,就是让我们“捡漏”的最直接方式。本篇文章将从211大学的角度来给考生们带来在考研信息中的捡漏之路。
第一波作战:提前获取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是考生们熟知的第一手考研资料,其中包含了专业考试范围、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等颇为广泛和核心的考研信息,可以说是一本小型的“大全”。然而,由于各个院校的发布时间和方式不尽相同,且往往受当年形势等各种因素影响,招生简章有出入的情况时有所闻。 因此,在这里我们给出两个参考建议: 1.提前在学校官网及时查看相应专业的招生简章,在信息齐备之后,可以再查看其他院校的信息进行对比。 2.除了学校互联网的网站观察,还不可忽略微博学长的“加持”,不同学校的考生会相继分享自己所在的学校的招生简章,有了“微博党”自然不用担心错过最新的招生简章。
第二波作战:主动关注校内考研信息
教务处的考研信息表单、教授的课程科目等等,这些考研信息决不可忽视。 首先,我建议大家可以到学校教务处或者研究生院会有考研信息表单,上面标记了考试题型、知识点、分值等等,这是考生筛选备考内容的主要依据。此外,教授的课程科目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如有些教授往年的考研课程内容就会略偏,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参加这节课的同时留意这两年该考点的变化。
第三波作战:主动互动获取考研信息
毕竟不是每一个学校的考研信息都是完整的,而许多地方则没有得到及时公开的考研信息,这时候主动联系非常重要。 1. 首先,我们可以登陆不同学校的院系、研究生会等官方微博,发布提问或者是留言等形式,各位成功考取的学长学姐也会在评论区相互交流。 2. 此外,我们可以拓展渠道,例如直接联系国家级重点学校研究生联系方式、招生委员会电话,即使答复的答案往往是标准化的,但是,如果“深挖下去,找对人,多谈几次”,对于捡漏上来讲,仍然有着不小的作用。 总体而言,这些有些微不足道的破绽和信息漏洞,在考研中决不可忽视。当各位同学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掌握教材知识和考试技巧时,不妨时刻关注着学校和新闻网站等端口,它们或许是你“考研捡漏”之路中的关键所在,祝愿22届考生能顺利通过考研,进入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