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购执行到采购管理:马晓峰的经验分享
采购是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采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然而,采购工作的执行和管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作为一名采购讲师,我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从采购执行到采购管理的经验和见解。
第一阶段:采购执行
从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看,很多企业在采购执行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采购流程不规范,流程固化与同质化问题。这意味着企业对于采购的要求并不高,对于供应商也没有特定的选定标准,导致了采购价格和采购质量的不稳定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采购流程,梳理整个采购流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方案、采购实施、采购跟踪和结算,确保整个流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要求。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机制,合理分配供应商资源,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并建立合作机制,包括采购合同、供货周期、理赔机制等,以确保采购质量稳定可靠。
第二阶段: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企业采购的战略方向,是企业效益的重要考量和提升手段。采购管理从其命名就可以看出,需要将采购转化为一个能提高企业价值的管理方法并将其整合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实现采购管理呢?
首先,采购管理需要重视审核、监督、协调和控制体系的建立。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包括物流体系、信息系统和合作机制,以实现采购过程的可管理、可预测和可控制。
其次,企业需要重视采购战略和全面成本管理。采购战略包括品类管理、供应商管理、谈判和合同管理,并需要跟企业战略和目标相一致。全面成本管理则需要实现针对成本的全面管理,包括制造成本、运营成本、使用成本、回收成本等。
第三阶段:企业赋能
最后,实现采购执行到采购管理的转型不仅仅是企业采购工作的进步,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如何在采购中实现企业赋能呢?
首先,要实现采购与营销的有机结合。这需要强调营销与采购的同步和一体性,在采购和营销流程中形成有代码化的工具和操作流程。
其次,企业可以采用现代化信息科技与采购战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购管理,包括电子招标、B2B采购,云采购、移动采购等,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数据的可视化管理。
总之,从采购执行到采购管理和企业赋能的转型需要企业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集成各种营销与采购过程,并以基于成本和风险管理的思维方式为核心,实现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