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舟漫游:古诗一纸,足矣携入梦
夏日夜晚,海面上的涟漪悄悄地摇晃着木质小船,小船上一位年过六旬的乡村老人,手扶着把手,口中念叨着他学习多年的古诗文。微带着清香的夜风,随着老人口中吟诵而轻柔地飘荡。这一刻,小船上的老人仿佛闻到了古诗的芬芳。下面是我在夜舟之上所见所闻的精粹古诗。
千古绝唱:《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苏轼《将进酒》中的两句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类生命作为两个基本元素。诗中用高峰,黄河,海洋等装点出天地间的恢宏气势和人生短暂性,小桥流水和玉阶银屏则衬托出宴饮之乐的繁华富贵。此诗尽景尽人尽情,著名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更承载了作诗之人的壮志。
古典情调:《江城子·密州出猎》
辽东小镇密州是文人雅士和狩猎爱好者云集之处,既有著名的猎场,也有便利的山水资源。诗人苏轼曾在此游览并留下美好诗篇。这诗中,他以猎者的视角感受狩猎和身临其境的感动,咏叹的对猎犬的殷殷抚爱和对狩猎成果的大喜之情。充分展示了猎人之所以热衷于这种活动的理由:让自己沉浸于大自然的美丽和无限欢愉之中。
小题大作:《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道教传说中的景象,据传是唐代陶渊明根据传说创作而成。其中,桃花小村就在伏波山脉之间。数百年来,当地围绕着桃花园打造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简单地来说,桃花源是一个极具美感的生态村庄。陶渊明在这个小村庄中发现了这个避世之地,到了这个村庄,遇见的都是勤勉善良的百姓。陶渊明不愿离开,且在小村庄中呆了十年以上。
古诗中的意象和实际对象相距数千里,做笔者的我们更应该用情感来理解其内涵,融悉城舟之上之有感,与疏影横斜的月光一同携入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