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是一种古老的以卜问筮、从天象或咸亨之术中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卜筮被视为一种神秘学问,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宗教、群众生活等各个领域。卜筮之书是卜筮学习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么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卜筮之书的基本概念吧。
卜筮之书分为两类:一是记述卜筮史事、卜筮理论和知识技艺的文献,二是记载卜筮方法、卜筮符码、诠释及解说等具体资料的手册。首先,卜筮之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也就是《易经》的出现期。《易经》被誉为卜筮之母,对后世的卜筮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吕氏春秋》、《周易参同契》、《丹元子》等著作也是卜筮之书中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其次,卜筮之书中卜筮方法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掌握了卜筮中符号的含义、排列规律、配合关系等信息。比如,卜筮中最基础的符号是爻,爻有阳爻(用“▁”表示)和阴爻(用“___”表示)之分,六个爻排成一卦,每个卦名均有特定含义,如“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等等。在卜筮之书中,会详细记录各个符号的解释及对卦象的分析诠释,这对于卜筮实践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