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的起源
神话传说篇:
关于鞭炮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跟“年兽传说”有关。当时,有一种叫做“年”的凶兽,每到除夕夜都要蹦门进村庄吃人。为了防止“年”的入侵,人们想出了各种方法,其中一种是用红色布条和竹条穿成的带子缠绕在门前的门框上,因为“年”的唯一弱点就是它害怕红色和响声。大家发现在带子着火点燃的时候,就可以制造大声响了,于是火药渐渐成为制作鞭炮的材料,鞭炮也就成了辟邪镇煞的工具。不过这只是神话传说,对鞭炮的起源说法更加多元化。
历史文化篇:
基于目前的考古学成果,约4000年前的商代晚期,有个叫做李旦的发明家发明了“突厥车”,这种车辆运输物资时容易被山路颠簸撞坏,李旦便在车上加了一些草籽、木屑等物,制成了能够发生爆炸的物质,把它们装进竹管,随时引爆挡住来犯敌人,以弥补车辆装载能力的不足。据传,这是古代中国人实现从军事武器到庆祝燃放的转变,是鞭炮的始祖。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今天的形态。
文艺复兴篇:
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而炮术却是受欧洲炮兵的影响产生的,因“一万炮齐发,气宇轩昂”这句话被王磐先生编为了《烽火台》的副歌。直到20世纪初期,日本内地吉品方(IkiHifumi)把中国的烟花放到日本称之为“花火”。逐渐发展成一种庆祝形式,意义也从拒邪辟邪转变为喜庆祝贺的象征。
无论鞭炮的起源是怎样的故事,鞭炮的精神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它不再是为了解决恶魔妖孽而存在,而是成为用来娱乐化庆祝的道具。在中国春节、婚礼、开业典礼、节日等场合都是重要的庆祝方式。中国人民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份美好、幸福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