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的起止时间及条约
起始背景
1839年,中英两国在贸易问题上发生争端。由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较大,清政府不允许英国在广州开设领事馆和延长原先的贸易条约。英国政府派遣了一个使团前往中国寻求谈判,但被清政府拒绝。为了打破僵局,英国开始走私鸦片进入中国。这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混乱和反对,最终演化成为了鸦片战争。
持续时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三年,自1839年至1842年。
条约内容
1842年8月29日,中国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共11条,其中最重要的条款是开放五个口岸给英国贸易、赔付英国20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将中国未来其他贸易条约开放给英国所主导的列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起止时间及条约
起始背景
1856年,中国江苏扬州发生了一起知名的“扬州十日”,英国领事骆思道被李鸿章等人扣押,并被斩首处死。英国政府借此机会提出口岸开放问题。同时其他列强也趁势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其中以英法联军为主。
持续时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开始,在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了两个不同的条约。
条约内容
1858年6月26日,中国清政府与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四国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该条约共有十九款,其中最重要的是:开放北京、福州、广州、厦门四个口岸、赔款等于英船仓库损失、罚款1000万银元、传教士自由传教等。由于时间过于仓促,故而又被称为“片饼条约”。
1860年10月18日,中国清政府和英、法联军在签订了《北京条约》。该条约共有十二款,其中最重要的是:英法两国的天津舰队得以进入北京、赔款等价于总损失、增让英国新界。
以上是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条约的简要介绍。这一段历史充满了事实和争议,故而在今天依然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