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关于长江的古诗(长江如诗如画)

关于长江的古诗(长江如诗如画)

长江如诗如画

长江之波

长江,源于青海,流经贵州,湖北,江苏,最终注入东海。伟大的长江滋养着千千万万的生灵,同时也孕育着文化的繁荣。古人们对长江颇有感悟,留下了许多关于长江的诗句。其中,又以写长江之波的颂赞最为显著。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骆山早望》中写“晓色渐将生,水光澹如练。翠峰疑霭里,白云叠烟前。长江一带雨,杜鹃各自啼。洞庭多鲤鱼,乌鹊戏梁间。”翩翩长江之波,流淌着岁月的河流,抚慰着多少次月色寂寞的夜。

长江之美

长江之美,不仅在于它的波涛滚滚,更在于它周围秀丽的山川河流。唐代崔护的《黄鹤楼》中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傍,华岳将军遥相望。回舟不见长江天,泪湿罗巾湿徐卷。”黄鹤楼的美景印证着长江之美的真实。

相传长江有三峡,分别是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元代杨万里的《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中写“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幽草涧边,黄鹂林间,长江一带的自然景色永远醉人。

长江之思

长江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我们从它的生灵中获取营养,从它的美景中感受惬意,从它的河流中感知生命的道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一望,千里目尽收眼底,长江的壮美,一览无余。长江流淌着生命,也滋养着人的思考。

慈母长江孕育着文化的丰收,也凝聚着祖国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无法用语言去述尽长江的美好,但我们可以像唐代花李白的《将进酒》中那样夸饰我们的思乡之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