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百年变迁
清朝时期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约120公里处,是明清两代重要的边防城池之一。清朝康熙年间,为加强对满洲的防御,康熙帝亲自下诏筑城加固,使得宛平城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宛平城呈现六边形的整体布局,城墙高达15米,各角堡高耸,外围有护城河环绕,是当时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日寇侵华
1933年9月16日,日军侵占了宛平城。国民政府政府不顾军事专家防御建议,将驱逐原有守军,改派新兵和地方保安队接收全城。由于新兵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缺乏实战经验,防御意识淡漠,使得日军很快攻占城池。宛平城的失陷也标志着京畿地区的大规模战争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月18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南京签定《日本投降书》,中国人民终于宣告胜利。此后,宛平城迎来了一座新的城市——平原县城。在解放战争时期,平原县曾是河北省级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彭真等革命领袖曾多次到平原县督战。如今的宛平城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宜居的小城市,成为了河北省的文化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