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1972
1972,年轻的一代也曾经存在过的年代,也是历史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页。回首当年,一骑绝尘的北京之春,逊色不多的外交斡旋。在冰与火的交替之间,世界那时的样子又是如何呢?我们不妨一一道来。
历史的变动
1972年,冷战虽持续但却略显转折。尽管此时美苏两大国在军备上的追赶仍在继续,但为了避免全面爆发,1972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周恩来邀请来华访问,随着尼克松下飞机赞叹:“古都的美丽比我想象的还要美”,这场访问彻底颠覆了全球的战略形势,在中国也被认为是封锁“台独”武器援助的一次努力;而越南战争也进入了最关键的一个阶段。1972年12月18日至29日,美国时任外交部长之一基辛格秘密访华,中国“对美对日战略联盟”和美苏两强之间的关系也在1972年11月13日以中美《上海公报》的形式正式宣布。那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在外寻求盟友的毛泽东时代,但这样的改革开放,值得我们后人铭刻着瞩目。文艺的摇篮
1972年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艺术时期。这一年,电影《敦煌》上映,也就是扇开文艺复兴的第一把大门。《神雕侠侣》在武侠剧悄然而来的同时也为电视屏幕注入了文艺气息,成为一代人的经典。此时期唯一的瑰宝是《白鹿原》和《堂吉诃德》的问世,两部作品在文学上大有作为,使人们对于这种文化和精神共鸣格外关注。更难得的是,在1972年8月,中国美国之间正式建立了文化交流协议,《黄土高坡》等一批优秀的电影优秀地展现了这个时期不断发展的文化。思考的启示
历经45载的岁月,我们也终于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改革,更离不开与世界交流。那时,我们的成功或多或少是还有带着一些复杂的色彩,但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中国不断发展对于世界接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看到,历史是不会重复,但却会产生许多温馨的瞬间和不朽的回忆,我们要深刻感悟那段时光的力量,而不是去否定所有的变与不变,那是我们从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