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苏晴,两位传奇人物 一、李晋:九辈孙、生意人、慈善家 李晋,字昼鑫,是清代文人,也是当前中国富豪大亨李嘉诚家族的远祖。他的家族在清朝是显贵阶层,祖父是三品官员,父亲是进士,并任颍州知州。然而,李晋并没有跟随父亲步履匍匐做官。他从小对诗文有浓厚兴趣,工诗词、书画,尤其擅长楹联、藏头诗和大序等和字体美术创作。 除了文学艺术方面的功底,李晋也很会做生意。他早年在南京从事绸缎生意,发迹于南京,后随时势而迁居上海,开办綢布生意,直接迎合外国市场的需要,为外国人在中国干起垄断生意。他又开创了很多新理财方式,成功经营银行买盘, 为太平洋银行之前身——中国通商银行,从1910到1920都担任董事,更成为其主要股东。同时李氏家族在地产、饮食等行业内,也有着突出的贡献。 李晋是一个热心慈善、关心民生的人。他在上海花园洋房开设了“李昼鑫金桥慈善会”,指导“青年文艺集会”,自行经办的“戏曲劝前会”,和“邑中先生后学书坛互诠之会”,等等社会蜚声的公益活动。1907年,发起捐资修建南陵静禅寺,出资多达69万元,此时他49岁,可以说李晋在民族情感方面是一个无懈可击的顶级人物。 二、苏晴:巾帼不让须眉,女总裁、慈善家 苏晴,又名杨善姬,是上海创业的海员之女。她自幼聪慧好学,天资聪颖,学有所成。21岁那年,她嫁给了同样身怀绝技并拥有巨额物产的李金桥。李家在上海是有名的大族,在中国商界也有相当的地位。李金桥晚年多病,因此事业交给了有头脑、有经验的妻子,使李家日益繁荣。 苏晴是一个多面手。她是一个优秀管理者,有极高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任李家企业的主管期间,她为公司发展做了许多实质性工作,并让公司更好地贯彻落实其对跨国公司的战略扩展。她还支持了许多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推动造福于民的各种活动。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苏晴明白自己要先实现商业利益,然后才是社会责任。应该说苏晴始终保持着慈善行为和关心社会福利的家族传统。她和丈夫李金桥一起,把爱心和关怀贯穿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开展慈善活动,演出“金昌庆音乐会”,为青年人创办课仓去的学校,援助南京国民政府,出资设立了李金桥基金会,全面开展了对学术、教育、医学以及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 三、两位传奇人物的商业哲学 李晋、苏晴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都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商业哲学,其与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其更具特色和意义。 李晋注重经营创意和创意,正是这样的经营理念和市场策略为他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中迅速崛起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他对民族情感有着特别的追求和关注,把自己的信仰融入了他的商业哲学中,做到“经营不靠忘情,经商靠信仰”。 苏晴则注重对公司的规模扩张和全职上班者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这种规模扩张,公司才能跨越国际商业壁垒,打造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因此,她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发展,她视公司的成功与自己的成就为一体。 在李晋和苏晴的经营理念和社会影响的影响下,李金桥家族已经走过了100多年了,从李晋到苏晴,这个家族的领导者一直坚持创新和创造力的思想,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实践,不仅对李家族,而且对整个中国商业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